行外动态

马中建交50周年 探索新领域合作

2024年是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金禧纪念,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中国总理李强预计将访问马来西亚,而这也将为两国关系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中已在多个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在铁路基础设施与科技、汽车业、制造业、贸易和金融科技领域。

鉴于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也需加强在新领域的合作关系,包括能源转型、高科技电子、5G、人工智慧、绿色投资、电动车的发展、再生能源、智慧农业,以及医疗保健产业,这些领域对于将双方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马中其中一个合作大型计划是连接大马半岛东西海岸的东岸铁路计划(东铁),也就是透过庞大的铁路网络衔接哥打峇鲁与巴生港口,以及有望借此开启新的成长和发展区域。

此外,马来西亚第一个国产车品牌宝腾也与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7年6月,这家中国汽车巨头以4亿6000万令吉,从多元重工业(DRB-Hicom)手中收购宝腾的49.9%股份,以振兴宝腾。

此次合作成果丰硕,宝腾在2023年实现连续第5年的销售成长,售出15万4611辆汽车,创下自2012年以来最强劲的表现。

宝腾的运动型多用途车系列,也就是宝腾X50、宝腾X70和宝腾X90,已成为现在的热门车款,自2018年12月以来,总销量超过20万辆。

由此可见,在1974年扎下的根,显然已发展成为深厚的友谊,这得益于高瞻远瞩的时任首相敦拉萨和中国总理周恩来,所共同拥有的追求,以基于共同利益打造更美好的国家。

他们在1974年5月31日签署的联合公报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它使马来西亚成为1978年北京启动改革开放政策之前,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协国家。

这确实是马来西亚的胜利与突破,也是东南亚国家首次与当时被广大国际社会孤立的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至今双边贸易成长超过481倍

此举无疑是首开先河,令许多人羡慕不已,并推动两国建立富有成果的关系,让中国自2009年以来,连续15年稳坐大马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与亚洲超级大国的友好关系已得到回报,双边贸易飙升至4508亿4000万令吉,与1974年不到2亿美元(约9亿3700万令吉)相比,增长超过481倍。

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致使经济放缓,双边贸易仍于2022年创下203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清楚表明大马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伙伴关系的韧性和活力。

华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对《马新社》说:“双边贸易将继续保持积极的发展趋势。”

他指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之前访问中国的成果丰硕,随著签署21项谅解备忘录,估计将吸引近1,900亿令吉的投资,这预计将推动大马的贸易和经济成长。

“再加上其他项目,如开发和组装电动车的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正在展开的东铁计划,以及双工业园区项目,也就是位于彭亨的马中关丹工业园区,以及中马钦州工业园区,这一切对于大马的疫后经济复苏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前景的。”

 

安华去年两次访华

安华在去年就有两次访华行程,第一次是于2023年4月首次以首相身分对中国展开官访,并透过马中企业在绿色科技和数位经济等领域所签署的19份谅解备忘录,斩获1700亿令吉的中国潜在投资。

安华第二次访华是2023年9月的南宁之行,他见证马中公司交换3份总值198亿4000万令吉的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森那美油脂国际有限公司(Sime Darby Oils)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所达致的25亿令吉潜在出口协议。

根据这两家公司的备忘录,中国每年进口马来西亚精炼棕油的数量,将从目前的每年25万吨增加一倍至50万吨。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丹斯里卢成全指出,毫无疑问,大马将继续优先考虑与中国建立稳定和持久的伙伴关系,以实现共同繁荣。

“尤其是安华在2023年4月首次官访中国期间,马来西亚与中国签署扩大和深化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第一修订议定书),该协议将为两国进一步合作奠定政策基础。”

卢成全说,马来西亚必须继续与中国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区域一体化、安全合作等领域展开交流,两国也可深化他们的建设性交流与双边经济和外交努力,以从未来的新发展中受惠。

“根据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和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马来西亚正在进行经济和工业转型,这为高科技电子领域、5G、人工智慧、绿色投资、电动汽车、再生能源、智慧农业和医疗保健产业,提供一个有前景的未来合作及投资管道。”

他提到,两国也应继续加强文化交流和教育计划,以增进相互了解,特别是在青年方面,以扩大我国的代际友谊和机会,从而推动马中命运共同体的扎实发展。

另外,马来亚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吴林泰博士指出,马中之间不断演进的关系,特别是在旅游和经济合作方面,显示双边关系前景光明。

“教育和文化交流及旅游业,可作为辅助的桥梁,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他说,过去50年是马来西亚加强与中国经济和文化关系的战略机遇,可为两国在经济成长、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方面,带来长期利益。

 

来源:《东方日报》

联系方式: 603-2382 2126 / 6017-692 6126   |   邮箱: apibank@apdib.com

版权所有 © 亚太投资银行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粤ICP备16041699号